我市将生态“小山杏”做成经济“大文章”
2024-07-29   10时36分 浏览次数:

我市利用广阔的山地资源,持续营造山杏林67万亩,还延伸加粗产业链条,将山杏产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走出了一条绿色生态与经济发展双赢的特色之路。

眼下正是山杏成熟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醉人的果香,果农们穿梭在山林之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山杏。


王义文

台头山镇村民

“今年我一共采了4000多斤山杏,产了2000斤左右的杏核,卖6000元左右,收益还是不错的。”



在亚欧果仁有限公司,满载山杏核的大货车正在卸货。在杏核破壳车间,巨大的破碎设备轰鸣作响,源源不断地将山杏核吞入其中,坚硬的杏核外壳被破碎,一颗颗饱满的杏仁从中分离出来,等待下一步的脱苦加工处理。

单新东

亚欧果仁有限公司脱苦车间主任

“破壳后的杏仁到我们这个车间进行脱苦,再进行烘干、色选后,才能达到我们包装的标准。”

脱苦后的杏仁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用途,不仅可以直接食用,还可以进一步加工成美味可口的杏仁粉,或制成香甜爽滑的杏仁露。山杏壳经过处理可制成活性炭,经工人们巧手描绘,原本黑黑的活性炭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在环保、化工、医药等众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楠楠

华净活性炭有限公司工作人员

“活性炭画是由山杏壳做成活性炭,然后压成板,我们在上面掐丝、上色,最后做成活性炭的工艺品,放在室内可以观赏,也可以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

近年来,我市着力打造“市场带企业、企业牵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加、销一体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将山杏“吃干榨净”。目前,年产杏仁饮品7万吨、果壳活性炭8万吨,杏核年交易量占全国山杏产区的90%、世界杏核交易量的80%,实现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增值。




点此下载信息图片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