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民政局对政协平泉市第二界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046号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案的答复
2024-05-16   10时49分 浏览次数:


我市常住人口39.9万人,其中全市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10万人,占全市人口总数的24%,65周岁以上人口比例超过7%,总体呈现规模大、发展快、空巢多、高龄化等特点,迫切需要推动康养结合养老业的发展。

一、工作基本情况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工作,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每年列入重点为民实事,并在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进行专门部署。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的组织协调,把康养结合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服务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工作重点、强化政策保障、理清部门职责,确保了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为深化康养结合奠定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二是加大对上资金争取力度,强化资金扶持。坚持把康养结合型养老设施建设作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扶持领域,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三是强化设施建设,健全服务网络。积极推进养护型和医护型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功能,主要为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专门服务,重点实现生活照料、康复医疗、护理、紧急救援等功能。目前,全市正在运营的养老机构24家,其中医养融合机构2家;机构床位2776张,其中护理型床位1288张;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8家,基本建立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四是强化人才培养,提升服务水平。将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扎实开展分级分类养老从业人员免费培训,近年来共培训养老管理服务人员和家庭护理员23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养老服务专业化水平。积极参与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竞赛,为全市养老护理员搭建一个开拓进取、展示才能、相互学习的平台,展示了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今年我市积极参与3月份在北京市西城区举行的异地康养机构宣传推介会,重点向央企、京企、北京高端养老机构和重点群体推介平泉市在养老产业发展方面的特色和优势。我市依托京津辐射辽蒙区位优势明显,并具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等多方面优势。

平泉市经过前期深度调研与天津体创奥体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在全市推广“互联网+医护康养”的照护模式,致力于构建居家、社区、机构融合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打造居家养老服务、辅助器具租赁、长护险、医护康养结合服务和社区机构养老等项目的综合服务平台,结成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二、下一步重点工作

进一步完善政策,引导和规范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强立法保障。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推动将现有政策成果和实践经验提升转化为规章制度,加强政策配套,进一步落实金融、土地、规划、税费、补贴等扶持政策,重点向医养融合机构倾斜,扩大社会力量参与,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大型化、连锁化、品牌化养老服务企业。加大养老养生产业支持力度,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家政、保险、健康、旅游等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民政部关于贯彻落实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通知》要求,做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取消后医疗机构申办养老机构的政策衔接,协调相关部门逐步解决当前养老机构登记备案中面临的实际困难,规范备案手续,简化备案流程,提供便捷服务。强化保障,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继续开展养老院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督促指导所有养老机构对照《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基本规范》等标准开展自查自纠,查找问题,抓好整改。加强医养结合养老人才队伍建设。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