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时刻关注的重点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把守牢食品安全作为关系政治安全、经济社会稳定的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平泉市市场监管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坚持“严”的总基调,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全市连续三年未发生食品安全事件,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考核取得A档。
一、压实各方责任,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走深走实
一是落实责任。结合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进一步夯实基层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并完善起“终端监控,末梢反馈”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截至目前,我市在统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共5390户,其中A级企业14家,B级企业37家,C级企业247家,D级企业5092家。共确定包保干部395人,其中A级包保干部1人,B级包保干部21人,C级包保干部45人,D级包保干部328人,对入统食品经营主体和包保干部落实包保督导责任全覆盖。今年已完成入企督导1次,包保督导覆盖率达到百分之百,问题发现整改率百分之百。二是示范引领。注重发挥副处级领导干部包保督导的表率作用,带动各级包保干部认真履责。市食药安办通过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两书一函”制度,敦促提示各级包保干部充分履行包保督导责任,特别是提示副处级领导干部对所包保的B级食品生产经营主体一定要真督、真发现问题。与此同时也要对经营主体所在乡镇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责任落实情况进行督导,做到举一反三,达到入一次基层办多样事的目的。三是强化培训。通过培训不断增强各级包保干部特别是基层包保干部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全面提升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履责能力。我们主动创新培训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因地制宜,灵活施训,初步形成了上下一体,分层分级的常态化宣传培训体系。今年1-5月,市食药安办、市场监管局已组织食品安全各条线、各监管环节“两个责任”落实专题培训4次,其中对各级包保干部集中培训1次,对食品安全各环节经营主体进行培训3次,累计参训人员总数达到560人(次),进一步夯实了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基础。
二、落实隐患排查,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一是将食品安全监管和抽检经费足额列入财政预算,为食品安全提供有力财政支持,特别是足额及时拨付食品抽检经费,确保食品抽检能够按照均衡序时进度要求落实抽检计划,切实发挥出食品安全抽检对于年度食品安全风险的实时监测评估作用,为确定年度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二是强化市本级食品抽检的针对性、靶向性,将市内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纳入“双随机、一公开”名录库,按比例随机抽取监管企业,进行联合检查和抽检。三是注重发挥基层现有快检设备作用,强化快检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基层快检水平,实现“短平快”的食品安全抽检预警功能,为快查快处食品安全违法经营行为及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支持。四是建立食品安全评价、隐患排查和信息公开机制,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简报等媒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对于抽检结果,及时统一在中国平泉网站上进行公示。五是建立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切实落实食品安全红黑榜制度,将监督检查和问题食品召回处置等情况及时记入企业信用档案,纳入“红黑榜”,统一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实现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目标。
三、突出重点环节,创新监管举措,活化形式,强化网格订餐监管
针对网络订餐、外卖方面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和您的建议,我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目前我市共有入网餐饮服务单位312家,已督导208名送餐人员全部按时进行了健康体检。指导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建立了“入网餐饮服务单位档案”、“送餐骑手健康档案”、“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和“送餐容器消毒记录档案”四种档案,并严格落实“食安封签”制度。从今年4月下旬开始,我局执法人员对第三方平台进行了检查,目前,已对12家存在问题的网络订餐服务单位下达了《监督意见书》,312家入网餐饮服务单位全部做到了证照齐全。下一步,一是联合交警部门做好骑手(外卖小哥)的交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二是综合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等各种平台、媒介,采取消费者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引导消费者合理、理性进行网络订餐,提高消费者的维权法律意识。三是健全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畅通投诉举报电话、信访、网络“三位一体”举报平台,引导消费者留存证据、及时举报、依法维权,净化网络订餐市场环境。
四、严把关口,重心下移,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
针对农村食品安全隐患大、监管难的问题,我们今年将专项整治重点向偏远山区下移,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的监管力度,认真排查农贸市场食品安全隐患。严厉查处和打击生产假冒伪劣和食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食品冒充合格的食品、过期变质等违法行为。加强流通领域监管,对农村小超市、小商店进行食品索证索票监督检查。加强对农村地区流动摊贩和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供货的游商的监管,加大巡查力度,织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坚决杜绝“三无”“五毛”食品进入农村市场。开展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食品安全整治提升行动,加强追溯体系建设,今年重点完成平泉榆树林子蔬菜果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市场双提升工作。
五、加强宣教,正确引导,提升食品安全意识
目前我市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而消费者又缺乏食品安全辨别能力,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在今年,从提升企业自律意识和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入手,进一步加大宣教力度,在“3·15”和中国品牌日宣传期间集中开展宣传咨询活动,悬挂宣传标语,设置宣传专栏,解答群众咨询600余人次,发放食品安全法读本、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知识手册、常见食品中毒及其预防知识、农产品种植知识等宣传单5000余份,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下一步,拟从以下三方面继续抓好宣传培训工作。一是强化社会宣传。结合安全文化建设,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等媒体,播放食品安全公益广告和宣传片,在《平泉食药安全》简报上刊发食品安全预警信息和安全提示;开展食品安全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宣传活动,增强群众消费维权意识。二是强化从业人员教育。5月中旬将组织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召开食品安全监管暨警示约谈工作会议,明确企业从业人员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不断增强企业自律意识和守法经营意识。年内召开餐饮服务单位负责人、农村厨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培训会1期。三是强化基层协管人员培训。提升协管知识和能力。下半年,计划指导各乡镇分别组织协管员培训1次,使他们了解掌握食品安全相关业务知识,充分发挥县(市)、乡、村三级网格作用,不断延伸监管触角,不断夯实社会共治基础。
感谢您对我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关心,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食品违法犯罪行为,让老百姓吃上放心食品。并欢迎您监督我们的工作,为我们以后的工作开展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