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市民政局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检测的措施
2024-12-27   10时28分 浏览次数:

平泉市民政局在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方面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以确保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以下是对平泉市民政局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工作的总结:

一、强化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应用

平泉市民政局充分利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发挥“大数据比对+铁脚板摸排”作用,实现线上预警和线下核查的有机衔接。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及时发现低收入人口的生活变化,为精准救助提供数据支持。

二、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与协作

民政局积极与医保、教育、人社、住建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每月定期推送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人员名单,为其他部门开展专业救助提供数据支持。同时,也及时接收其他部门共享的预警信息,对反馈的信息进行核实并建立台账,确保符合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标准的低收入人口能够及时得到救助。

三、开展多样化监测与救助方式

民政局通过自主申报、入户走访、热线反映、数据比对等多种方式开展低收入人口摸底排查工作。重点关注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人口、易返贫致贫人口等群体,确保“应纳尽纳、应退尽退”。同时,积极推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工作“关口前移”,从“被动申请”转向“主动发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

四、优化救助流程与提高救助效率

民政局及时准确上传低收入人口数据至社会救助系统及核查平台,并按规定时间生成核对报告、审批完结。对于符合救助条件的低收入人口,民政局将迅速启动救助程序,确保救助资金或物资能够及时发放到位。同时,也加强了对救助对象的跟踪管理,定期评估救助效果,确保救助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五、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

民政局还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举办讲座等方式,提高低收入人口对救助政策的知晓率和认知度。同时,也加强对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政策理解能力和服务水平,确保救助政策能够精准落地、惠及民生。

平泉市民政局在常态化开展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强化平台应用、加强部门协作、开展多样化监测与救助方式、优化救助流程与提高救助效率以及加强政策宣传与引导等措施,有效保障了低收入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