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承办字(2023)第207号 (A)类
是否同意公开(是)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第029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民建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注重以小切口引领大产业-借鉴柳州螺蛳粉产业思路,拓展承德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承德市发展工作的关注,现结合平泉实际,答复如下:
平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建立健全部门会商、专题调度等产业集群议事机制,研究推动产业集群建设相关政策和重点工作,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强化企业帮扶、实施科技创新、延链补链强链,全面推进县域特色产业振兴工作。
一、食用菌产业集群基本情况
目前平泉市食用菌产业集群已经发展成为平泉市最具优势特色、产业链条最完整、农民从中受益最多、辐射带动能力最强的农业支柱产业。主要种植品种有香菇、滑子菇、杏鲍菇等十余个。生产加工产品种类主要以干品、鲜品、速冻、罐头、即食包装、饮料为主。以保鲜、盐渍、清水软包、佐餐食品、休闲零食、罐头、水饺、方便食品等10大系列100多个品种产品常年供应国内外市场,远销美、日、韩、荷兰、新加坡、“一带一路”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获得“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主产基地县”“中国食用菌之乡”“中国绿色食用菌十强县”“中国特色产业集群50强”等国家级荣誉20余项,成为全国食用菌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是中国食用菌协会唯一基地县副会长单位。注册了“森源”、“菇芳源”、“润隆”、“百菇宴”、“瀑河源”等著名商标8件,获得有机产品标识使用权27个、绿色食品5个,“平泉香菇”、“平泉滑子菇”被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产品,并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为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
二、山杏产业集群基本情况
平泉被评为“中国山杏之乡”“中国活性炭之乡”“中国山杏产业示范区”“国家平泉山杏产业示范园区”,“平泉杏仁”被认证为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全市优质山杏林基地总量达到67万亩,占森林资源总量的近四分之一,打造了“山杏—杏壳—活性炭—炭电热肥联产,活性炭—炭工艺产品、空气和水净化器(剂),杏仁—杏仁加工、杏仁饮品、杏仁油、杏仁药品(苦杏仁苷)、杏仁护肤品”等多条循环产业链条。山杏产业集群中以杏仁为加工原料的杏仁饮品和以杏核皮为主要加工原料的活性炭龙头企业44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龙头企业7家。宏伟、新华、华净、绿世界等4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行业先后建省级研发中心3个、省级检测站1个、高等院校实验基地2个,院士工作站2个。
三、区域品牌打造和优势产品培育情况
按照“标准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产业发展模式,培育形成一批科技含量高、质量水平高、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加大我市食用菌、山杏行业的企业产品品牌的培育工作,突出标准引领培育发展区域公用产品品牌,打造全国驰名商标及知名品牌,扩大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并通过新媒体宣传,通过互联网、移动电视、手机移动端等一系列在高新科技承载下展现出来的门户、搜索引擎、微博、微信、直播、抖音、秒拍等不同的媒体形态对“菇芳园”“百菇宴”品牌进行传播,让消费群众进入传播情境,继而引发再次传播或多次传播,形成传播链,最终达成社会化传播效应。受益于品牌效应,全市以保鲜、速冻、盐渍、罐头、佐餐食品、饮品等为主的食用菌产品畅销国内60余个大中城市,以及美、韩等16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额2000余万美元。其中夏季鲜香菇销售单价高于其他基地县1-2元以上,占国内中高端市场份额的50%以上。
四、强链补链情况
一是循环化发展,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积极探索推行“食用菌—废菌糠—蛋白饲料—畜禽养殖—粪便肥料—食用菌原料”产业内小循环、“菌炭热电肥联产”产业间大循环的双循环产业体系,利用废弃菌棒生产机质炭、生物质肥料、草腐菌原料等产品,“吃干榨净”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以山杏、活性炭、食用菌为主的跨行业循环产业链成为全国“样板工程”。 二是精深化加工,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稳定现有栽培规模基础上,重点扶持壮大头部企业、“领跑者”企业,提升产品精深加工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全市食用菌产业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4家,生产保鲜、盐渍、清水软包、佐餐食品、休闲零食、罐头、水饺、方便食品等10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年加工转化能力达到40%。三是品牌化打造,全面提升产品知名度。加强区域公用品牌保护应用,维护“平泉香菇”品牌信誉。提升标准创新力,强化品牌创新推介,扩大品牌曝光度和知晓率。我市已有“森源”、“菇芳源”、“百菇宴”、“瀑河源”等著名商标8件。获得有机产品标识使用权27个、绿色食品5个。产品远销美、日、韩、荷兰、新加坡、“一带一路”沿线等20余个国家和国内60余个大中城市,年出口额突破2000万美元,鲜香菇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近40%,成为全国食用菌价格形成中心和唯一产地定价优势县。
五、质量管理提升情况
积极贯彻落实《河北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2021-2035)》等政策文件精神,立足平泉重点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强化制造业、工程、文化等领域质量提升工程,进一步提升平泉品牌影响力。积极推广和运用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方法,促进小微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力争2023年帮扶企业5家以上,培训小微企业法人、质量负责人等20人次以上。遴选5家小微企业,实施“一对一”帮扶,指导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以点带面不断增强全市小微企业内生动力和质量管理水平。开展“知识产权信息进企业促创新”活动,期间深入承德森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一对一指导,并举办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现场培训会1次,加大“森源”商标认定中国驰名商标的推进力度。指导2022年获批发明专利权的主体进行专利资助金申报。推进承德宏伟活性炭有限公司、承德杏之源饮品有限公司中国驰名商标培育申报。
非常感谢您对我市特色产业发展的关心,希望今后继续得到您的更多关注和支持。
2023年8月10日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