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承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252号提案的答复
2023-08-10   16时05分 浏览次数:

平承办字(2023)第180号    (A)类

                              是否同意公开(是)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届委员会第次会议

0252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杨冬梅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青少年法治教育,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提案收悉,结合我市工作情况,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疏导

各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已实施,应对各别心理问题的青少年也设立了心理健康专(兼)教师及健康教室配套设施,定期邀请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专家对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二、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法治课程建设

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充分利用课堂进行法治教育,全市中小学全部开设《道德与法治》课,每周3节,全市中小学校的法治课做到了“计划、课时、教材、教师、教案、考核”六落实。

与平泉市人民法院合作,开展法律入校园系列专题讲座6期,讲座内容为“疫情期间法律常识”“开学普法第一课”“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预防校园欺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分别针对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校园欺凌方面做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与分析,受教育人数500余人;

组织法治副校长入校园讲座20场,受教育人数8000余人4.组织学校到平泉市人民法院、乡镇法庭开展“模拟法庭”法治教育活动,满足学生法治需求,提长法治获得感;

与平泉市人民检察院合作,开展关爱特殊未成年活动,2023年3月23日,检察院、共青团、教体局相关领导到特教中心开展“关爱特殊儿童12355暖心活动”;

今年计划完成平泉市城东小学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并将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纳入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场所范围,组织在校学生在基地观看法治微视频、普法阅读等实践活动;

将每年四月定为“法治安全教育月”,坚持做到“一年一主题、法治进校园”,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现常态化、规范化。加强我市中小学校法治建设,增强师生法治意识,有效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

三、注重家庭教育,加强家风家训建设

各中小学(幼儿园)均成立校长任组长的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普遍建立起以分管德育工作副职、班主任、德育课教师等为主体,专家学者和优秀家长共同参与,专兼职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能力和水平。由市教体局关工委负责,在各学区设立家长学校总校,各基层学校幼儿园成立家长学校,实行一校双牌,建立“家长学校校务委员会”和“家长委员会”两个机构。全市成立家长学校65所,家长委员66个,实现了各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为规范管理,各家长学校制定了《家长学校章程》《家长学校管理制度》《家长学校考勤制度》《教师家访制度》《家长学校课程计划》《家长学校档案管理制度》《优秀家长评选细则》及家长学校各部门职责,确保家长学校工作有序、常态化开展。教育和体育局把家庭教育工作列入教育工作督导范畴,制定了较详细的《家长学校评估细则》,每学期一次过程督导,年终一次综合督导,把督导成绩纳入基层学校年终考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实现了满意度38%到98%的逐年增加。

四、整合社会资源,净化社会环境

抓住“重点多数”,部署开展法律进村入户到人工程,切实发挥村(居)法律顾问作用,培树400户学法用法示范户。组织开展“星期六”文明实践日主题活动,加大普法宣传的频次和频率,提升普法宣传的渗透力和感染力;坚持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建设等融合发展,大力加强法治公园、法治广场、法治宣传街等法治文化场所建设。2023年计划培树北五十家子镇南坡村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茅兰沟乡茅兰沟社区、小寺沟镇河沟子村等为河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目前,正在建设中。

制定《平泉市校园及周边社会环境综合治理行动实施方案》。以强化校园安全防范工作薄弱环节为核心,以狠抓校园周边环境治理为重点,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多管齐下、综合施策”的原则,与公检法司及相关执法部门建立联席制度,进一步加强校园及周边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和广大学生、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法治安全环境。         

非常感谢对我们工作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3年810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