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承德市第十五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200号提案的答复
2023-08-10   16时01分 浏览次数:

平承办字(2023)第164号    (A)类

                              是否同意公开(是)

 

对政协承德市第十届委员会第次会议

0200号提案的答复

 

尊敬的承德市政协港澳台侨民族宗教委员会

提出的关于“对加快承德市民族乡产业振兴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结合我市工作情况,现答复如下:

结合《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加强民族乡的顶层设计,出台民族乡发展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我市民族乡村偏远山区的行政成本、财政薄弱、人才匮乏等综合因素,加大对民族乡的财政支付转移力度积极实施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行动,着力打造主导产业明确、产业链条完整、融合特色明显、利益联结明确的食用菌产业。

一、突出一产,持续打造主导产业

根据我市区域优势和资源禀赋,确立了以食用菌为主,设施菜、经果林为辅的“一主两辅”特色主导产业。全市食用菌种植总量达到6.85亿棒、食用菌基地面积达6.5万亩、产量预计达到62万吨、产值预计达到64亿元、产业链产值预计达到80多亿元;全市设施菜面积达到15.2万亩(其中设施黄瓜13.9万亩),折合标准设施菜大棚5.33万个,产量预计达到140万吨,创产值预计39亿元;经济林基地面积107万亩,其中山杏67万亩,年产杏仁3000吨,产业链产值预计10亿元,形成了山杏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平泉已成为全国山杏主产区、中国北方最大的杏仁交易市场。

二、发展二产,持续完善产业链条

依托我市食用菌产业优势,通过连续资金投入、政策扶持、主体经营,形成了集科技研发、高端种植、精深加工、市场流通、品牌打造、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成为全市最具优势特色、产业链条最完整、辐射带动能力最强、农民从中受益最多农业支柱产业;山杏产业以亚欧、华净等重点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了从山杏采集收购——产品研发(杏仁饮品、提取药品、活性炭及工艺制品)——线上线下销售的拓展产业链。全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5%以上,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79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达到3个,省级龙头企业达到20个。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加工、销售,拓展合作领域和服务内容,开展农民合作社创新试点,因地制宜组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示范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供销合作社经营领域,使其由主要从事流通服务向全程农业社会化服务延伸、向全方位城乡社区服务拓展,在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服务等重点领域和环节为农民提供便利实惠、安全优质的服务。

三、活跃三产,激发融合市场活力

以全市的重点民族乡为重点,积极打造乡村旅游品牌,通过重新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多亮点项目,形成丰富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形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旅游结构,拓展全域旅游空间。根据民族乡的自身特点,我市结合农业特色整合农业资源培育出现代农业庄园和休闲农场,先后完成了平泉市的黄瓜小镇、蘑菇小镇、欧李小镇、赏花小镇;依托满清文化、草原文化、契丹文化,整合文化资源,传承满族特色餐饮、改造一批特色民居,建设形成了餐饮、住宿为一体的旅游结构结合自然景观整合资源开发建设民族村寨、特色农庄、特色民宿等项目,让游客“玩在山乡,乐在山乡”。充分利用摄影、新媒体、自媒体等宣传媒介,展开立体宣传。塑造优质完备的乡村旅游框架品牌,形成核心品牌引领,使承德成为全国范围内极具号召力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四、立足长效,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

优先支持农业合作社等与农户具有密切联系的经营组织,构建“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农企融合共赢模式。将农民特别是脱贫户家庭劳动力安排到产业组织和产业链中,带动农民积极参与融合发展,实现稳定增收。在支农资金分配、涉农企业扶持等方面,向有利于农民分享增值收益的融合主体倾斜,确保农民更好分享产业链增值的收益

非常感谢对我们工作的信任理解与支持,欢迎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平泉市人民政府

2023年810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