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精气神 担当高效干|赵国华:汗洒林草霜染头 一片丹心印青山
2022-06-15   10时21分 浏览次数:

赵国华,女,现年60岁,是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85年7月毕业于河北农大,至今已在林草战线工作了整整37个年头。

37年来,赵国华把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献给她最挚爱的林草事业,可谓是绿了枝头白了头。如今快要退休的这位“老大姐”,仍默默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用汗水浇灌林草,用丹心绘就青山,发挥着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激励林草干部职工积极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继续建功立业,在平泉大地上让一幅幅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画卷不断铺展。

十月怀胎非常的辛苦,别人怀孕要增加营养,注意休息,注重胎教,而她怀二胎时正担任平泉绿化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当时林业局正在实施首绿工程,因为时间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怀着4个月的身孕,照样像其他同志一样,每天骑着自行车下乡,骑累了,找个地方坐一会,孕吐了,吃口自带的黄瓜压一压。同事看着她心疼地说:“赵姐,林业女职工太苦了,你要小心呀!”她擦了一把汗水,笑着说:“不要担心,我皮实着呢!”凭着这股皮实劲,当年一举完成高标准造林1200亩,这个工程被林业局评为优秀工程。

2008年成立平泉县花卉办,由赵国华牵头,发展花卉产业。从2003年开始她就在平泉镇二道河子村教农民种百合,通过引种、试点,示范,推广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在花卉办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2011年平泉花卉种植面积23718亩,实现产值2.9亿元,品种涉及百合、非洲菊、现代月季、剑兰、色素万寿菊等,通过教农民种花卉,教出了一批“花把式”,使花卉生产在平泉实现了零的突破,成为平泉农民致富的又一渠道。她不但教授农民花卉技术,还冒着风险为他们发展花卉提供了累计100多万元的贷款担保。因此被花农称为“花大姐”,这是农民对她的称呼,也是她最珍惜的一个“荣誉”。

2017年11月,因为对专业的热爱和一名党员的初心,更受李保国老师和塞罕坝精神的影响,她拒绝了多个企业的高薪聘请,选择了延迟退休,选择了继续为农民服务,成为了林草系统延迟退休的第一人。面对大家的不解,赵国华说:“我是河北农大毕业生,在林草行业工作多年,我要像李保国老师那样,把我的专业技术更多的回馈给我的父老乡亲。”

扶贫也是赵国华这五年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她把贫困户当家人,从2017年开始,每年都会为贫困户送去食品、新衣、米、面、油。寒冷的冬天,她亲自为两位肢体残疾的贫困户定制了带被罩的新棉被,送去了轮椅和书籍。她帮扶的一名残疾人,在镇上骑电动三轮车和别人发生刮碰,他年迈的老父亲无力帮忙便找到了赵国华,赵国华搀着他一步一步爬楼梯到交警队事故科解决问题,又帮他从事故停车场取回扣压的三轮车,这件事得到了圆满解决。现在她和这位残疾人像亲人一样,经常在微信联系,互相问候。赵国华熟知扶贫政策,是帮扶明白人,除驻村工作队外,她成为全局最忙的帮扶责任人,热心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同事,最忙的时候,一整天都要在单位接受同事们的咨询。

2021年初的一天,马上要下班了,局里接到通知要求全员核酸检测,需要上报单位人员的基本信息,赵国华立刻举手,主动请缨,完成了第一次核酸检测信息上报,之后,单位顺理成章地就把疫情防控工作交给了她。400多人的大系统,再加上林业大厦片每周一次700多人的核酸检测,工作量非常大,没有节假日,随叫随到,加班加点成为常态。今年1月,市委市政府下达市直干部包户,建立社区防控五级网格体系任务,林草局承担3655户居民信息排查和8个卡口的值班值守工作。她认真研究包保方案,加班到凌晨1点,在同事的帮助下,把任务科学合理的分配下去。全局300名网格员下沉社区,与包保居民保持常态化联系,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和工作任务,随时掌握、收集、上报居民动态情况,为疫情防控筑牢了第一道防线。

赵国华还有150天就退休了,但是手头的工作一样也没少,她每天精气神十足,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她常常和身边的同事说:“我们有工作多幸福啊!每个人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工作机会,多做有益于平泉发展的事情,不忘初心,不负韶华,活出自己的精彩。”


稿件来源|市委宣传部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