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县农广校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切实抓好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2011-04-22   01时59分 浏览次数:

近年来,平泉县农广校立足本职,大力开展了网络大专、涉农中专学历教育,农民实用技术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多方面培训,为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贡献。在全国办学评估评比中,被评为“全国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先进集体”、“全国农民培训百强示范校”、“省级先进办学集体”、“省级阳光工程百家品牌基地”、“省级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农广校结合我县产业发展实际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先后与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高等学院联合办学,开展大专与本科学历教育,开设了“城镇经济与管理”,“高效农业”,“法学”,“工商管理”,“农学”“动物科学”等10多个专业。累计招生1769人,毕业1328人。为平泉培养了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优秀管理、领导人才。

农广校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抓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从开展涉农学历教育入手,大力培养高素质的农村实用人才。为提高教学质量,平泉县农广校严格执行上级农广校的教学管理制度,落实教学环节、开展教学研讨、实施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上,采取面授与实践指导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的模式,提高了学员的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学员满意率达100%。

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抓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以农民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平泉县主导产业为目标,大力开展实用技术普及培训。今年已举办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96场次,科技大集90多场,现场咨询130多人,参加培训农民达15000多人次,印发实用技术资料3000多份,发放各种科技书籍3200多册。发放明白纸18000多份。在农业生产大忙时节,为了不误农时,不让农民耗时费力,平泉县农广校以科技入户直通车为流动课堂,深入乡、村、农户、田间地头,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利用直通车上的投影仪、电视机、VCD先进教学设备,生动直观的介绍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去年平泉县农广校的科技直通车走遍卧龙镇、黄土梁子镇、七沟镇、柳溪乡、杨树岭镇等19个乡镇,让农民不出远门,在生产一线就能学到新科技、用上新技术。平泉县农广校还重点抓了学员带农户依靠科技致富的典型。这些学员不仅自己富了起来,而且通过传授技术,带动周围群众走上了致富之路。农广校学员郭春满、侯宝仓努力钻研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年纯收入都超过100万元,而且还教会了全村200多种植户,成了全村的科技致富领路人。几年来农广校学员共带动3万多农户走依靠科技共同致富的道路。

以阳光工程项目为载体,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点抓了三个方面的阳光工程培训。一是,培训农民技术员,科技带头人,树立典型带动全村。全县科技典型带头农民230人,促进了农民科技应用不断发展壮大。二是,培训畜牧业村级动物防疫员、繁育员。平泉县农广校主动和农牧局畜牧站,兽医管理站等有关单位联系,对村级动物防疫员、繁育员进行了培训。深入各乡镇150个村进行调查摸底,对符合条件的150人进行了集中培训,使学员们掌握了农村常见动物的防疫知识和专业技能,特别是掌握了目前农村常见动物防疫过程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提高了防疫水平。三是,依据个别村的自然资源和乡村人文资源,开展“乡村旅游”培训,为旅游者提供农业观光采摘、垂钓、餐饮等多种娱乐服务,助推了平泉县域经济的发展。四是,培训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人员。根据我县近年来各乡镇食用菌,蔬菜、大田农作物经常发生病虫害的实际情况,农广校与农牧局各站联合聘请食用菌生产技术专家,蔬菜专家,农业专家对56个村220名从事食用菌、蔬菜、大田作物生产的病虫害防治等人员进行了培训,使他们掌握了农作物生产经营过程中有害生物知识和专业技能,特别是掌握了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有害生物的新知识,提高了学员对病虫害防控的操作技能。充分发挥了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主阵地的职能作用。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