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13567016/2024-00032 主题分类: 市场监管、安全生产监管 发布机构: 平泉市应急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4-01-05 文件编号: 有  效  性: 有效
平泉市应急管理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谋划情况报告
2024-01-05   10时15分 浏览次数:


我局严格落实国家、省、承德市、平泉市决策部署要求,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工作举措,不断量化工作标准、细化工作任务,切实抓好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森林草原防灭火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3年工作完成情况

承担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完成情况

1.安全生产方面。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总体平稳工矿商贸等行业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2.森林草原防灭火方面。未发生重大森林草原火灾,未发生重大人员伤亡事故,未发生跨省、县界森林火灾,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3‰以下。

3.防灾减灾救灾方面。全力应对我市发生的干旱灾害,全面做好核验灾害、灾害救助工作,未发生群死群伤事件。

(二)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乡村振兴工作完成情况

1.招商引资工作。一是引进政策性资金662.94万元,完成任务133%。二是领导干部引进项目资金4300万元,完成任务的430%。三是谋划项目5个,完成率100%。

2.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完善政府购买服务、聘请专家工作机制,组织行业专家对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帮扶指导,精准查找、科学治理重大事故隐患。开展严格规范营商环境领域执法专项行动,杜绝任性执法、暴力执法、选择性执法、一刀切式执法,强化网上巡查和非现场监管执法,最大程度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帮扶指导企业265家次。

3.乡村振兴工作。一是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715.34万元持续加大救灾保障和政策性农房保险保障等扶贫政策力度。二是针对发现的因自然灾害苗头性问题,及时响应并按照规定要求落实救助等帮扶措施。三是做好南五十家子镇西水泉村结对帮扶工作,持续提升脱贫质量协调养殖大户建设育肥牛养殖场1个,育肥牛100头;鼓励脱贫户自主发展庭院经济,目前已发展庭院经济养殖业12户;推进西水泉产业园区变压器资产收益扶贫项目建设,安装800KVA变压器一台及电力配套设施;新增征占光伏用地280余亩,土地流转补偿款150余万元;牵线联系村企共建就业帮扶车间1座,已安排就业岗位15个;协调推动资产收益项目快速落地(食用菌产业大棚40座,申请项目配套资金260万元,自筹140万元),项目形成的资产归村集体。

(三)职能工作完成情况

1.强化综合协调工作。一是发挥安委办作用。安委办职能作用发挥积极有效,根据人事和分工调整,及时调整了市安委会组成人员和15个专委会,制定出台《平泉市进一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长效机制实施方案》平泉委常委班子成员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平泉政府有关领导安全生产职责清单》《平泉政府长、副2023年安全生产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平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工作规则》《平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明确建筑领域灵活用工、既有建筑改造和室内外装饰装修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组织召开各类安全生产工作会议30,组织通过印发重点工作通知、提示函和督办单的形式督促各乡镇、各行业主管部门全面做好安全监管工作,确保全市上下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二是发挥森防办作用。森防指及其办公室作用发挥明显,督导检查和综合协调不断加强。先后组织召开专题调度会、形势分析会和电视电话会13次,制定并下发防灭火相关文件20个;健全完善“防火网格化巡护、信息矩阵式传导、灭火军事化指挥”三个体系,提早部署“三重两动、六项清理、输配电排查”三个专项行动;健全完善了应急、林草、公安、气象等多部门火险会商研判机制,修订了《平泉市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制定“半小时扑救圈”处置机制和“火情火点应急处置流程图”。逐级推送并督促各类隐患整改,治理输配电线路隐患112处、消除六清隐患点位669个。按照“预防有界、扑火无疆”的工作原则,与宁城县、凌源市、宽城县、承德县分别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互通互联,协防联动。三是发挥减灾委办作用。组织自然资源、水、农业农村、林草、气象、地震等部门及有关专家,定期对灾害风险形势和主要灾害趋势进行会商研判,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把握工作主动权联合气象局共发布预警信息25270余万条;联合移动公司推送短信安全提示170万条;下发安全生产风险提示10期。加强对涉灾部门分级分类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及时掌握全市监测预警体系建设情况,推进本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2.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一是抓所属行业安全生产日常监管。非煤矿山方面,重大隐患专项整治2023行动、非煤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为重点,全面推进复产复工、在线监测、停产停建企业监管、风险隐患查改、地下矿山隐蔽至灾因素普查治理、安全培训等工作。帮扶5家矿山系统通过市级复产复工验收;检查非煤矿山企业189家次,查改各类问题和隐患424项,其中重大隐患2项;督促企业自查整改问题隐患413项,其中重大隐患12项;组织非煤矿山企业379人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防范矿山典型多发事故“六十条”措施培训。危险化学品方面,重点推进重大危险源安全风险管控、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安全风险管控、重点环保设施安全风险管控、高危细分领域排查集中治理、老旧装置安全风险管控、危险化学品储存罐区安全风险管控、“五室”“四库”深度治理、精细化工“四个清零”质量核查、强化使用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加强危爆物品安全管控、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等工作。检查企业154家次,查改各类问题隐患239项,督促企业自查整改重大隐患6项;审查审批特殊作业共201次。工商贸方面,重点开展安全大检查大整治、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涉爆粉尘专项整治、聚氨酯等易燃可燃保温材料和电气焊作业安全专项整治、有限空间专项整治6个系列专项行动,全面推进工贸行业重点检查事项“回头看”、燃气整治、安全生产承诺制、有限空间作业专家指导服务等工作。检查企业218家次,查改各类问题和隐患512项;指导服务企业75家次,督促企业自查自改重大隐患22项。二是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重大隐患专项整治2023行动、燃气专项整治等行动,坚持企业自查、乡镇部门检查相结合,组织精干力量和专家队伍,逐行业、逐领域、逐企业、逐环节开展“网格化”“拉网式”排查,确保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市共检查企业2349家次,查改重大隐患42项(企业自查40项,部门检查2项),查改一般问题隐患928项,帮扶指导企业592家次,罚款56.6万元,公布典型执法案例2个。三是抓好安全生产基础建设工作。全面做好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持续开展全民素质提升工程,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月等主题宣传活动7次;组织开展2023年全省应急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已完成通关次数112万次,完成目标任务的280%,成绩位列承德市前列;利用“冀时安全”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平台开展警示教育展播活动,安全警示短视频学习2787小时,平台发布信息55篇,各项指标位列承德市第一;集中组织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十五条措施》等警示教育片100场,参与5000人次举办全市乡镇(街道)应急管理业务培训班1组织开展三项岗位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59期、培训2274人。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工贸、燃气、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落实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培训、复产验收、评估审查等业务,通过专家技术支持提高全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全市共87企业投保了安责险,保额134.73万元,完成事故预防服务87家。四是强化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编制《平泉市应急管理局2023年度安全生产监督检查计划》,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高质量完成年度执法计划,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推动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检查企业254家次,查处隐患174项,立案12起,罚款58.7万元,采取强制措施3起,约谈企业负责人8次,开展观摩执法2次,报送典型合格案例5个。

3.做好应急管理工作。一是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组织修订市本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8个专项应急预案25个部门预案117个专项处置方案基本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为科学防范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力保障。二是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组织开展实战演练3次,参与人数636人,投入资金15.3万元,装备数量206套组织部门实战演练13次,参与人数1336人,投入资金10.7万元,装备数量215;督促企业演练213次,参与人数1797人,投入资金27.9万元,装备数量503套,持续提升各级各部门、各乡镇、各单位应急处置能力三是强化工矿商贸监控平台系统建设。44个重大危险源完成备案工作,40座尾矿库接入省尾矿库安全生产风险智能监测系统,3家危化品企业完成了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4家尾矿库完成安全智能监测系统国家级试点建设,22个矿山企业端完成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市215家企业、2055个视频监控点位,全部接入省、市、县、乡四级平台联网,实时进行监测监控,确保及时妥善处理各类突发事件。四是强化应急物资储备2023年投资200万元,购置防灭火应急物资、消防水陆救援装备、设施等应急物资。截至目前,我市储备救灾帐篷794顶(棉300顶、单492顶)棉被3500套、救灾床3200张、发电机5台,大型水泵2台以及雷达生命探测仪、高性能救生垫、应急通信保障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等水陆空消防救援器材装备101种、1860件套,持续改善和提升全市应急救援能力和水平。五是强化森林草原防灭火队伍建设。建立了市、乡(镇)、村三级森林草原火灾扑救体系全市共有297名森林消防专业队员1445名村级护林员市级在原有118人基础,新增20人,组建了138人森林消防大队;19个乡镇组建了159人乡镇森林消防中队,村级在原有1225名护林员基础上,新增220人,组建了1445名村级护林员,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全员在岗在位、靠前驻防携装巡查。遇有火点火情按照有火必报、扑报同步和小火大打的原则,森林消防大队闻令而动、有火即出共出警74(县本级出警68次,支援外县6次)次,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处置到位,及时、安全、有效地完成了各项森林火情扑救任务

4.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一是持续构建森林草原防灭火“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在原有林火智能监控系统172个高清防火监控探头基础上,投入170万元,通过购买第三方的服务方式,组建3支无人机巡查防火中队,配合林火视频监控、地面巡查巡护等手段,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利用无人机灵活、快速、便捷的特性和空中侦查、传输、喊话、报警、抓拍等功能,视频监控78处盲区和重点部位,分区域、分时段,全方位开展森林防火巡查,及时对农事农耕、踏青旅游等其他野外作业人员进行警告和提醒,做到火点精准监测、火情空中监控,为后续火场指挥扑救提供技术支持和有力保障,实现科学安全处置火情,高效指挥调度扑救。二是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初期建设。在平泉市行政区内新增2个应急避难场所杨树岭镇宋杖子中心小学、杨树岭中学。对滨河游园、泽州园、东山公园、西山公园、文魁公园和府前小学等6个应急避难场所进行了基础设施更新维护,并要求有关单位和避难场所所处社区加强对城市避难场所功能和作用的宣传工作,确保灾情发生时,居民能第一时间快速有序到达指定场所。三是认真做好灾情核查评估工作。开展灾情核查、损失评估20次,通过详细核查及评估,19个乡镇238村(社区)遭受损失受灾人口达18.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3517.23公顷,成灾面积6540.74公顷,绝收面积317.86公顷,造成农作物直接经济损失7498.96万元,林地受灾面积6533.3公顷,死亡林木748.6万株,造成林木直接经济损失26201万元。四是高效落实冬春救助和农房保险工作。2022-2023年度申请中央和省财政冬春救助资金662.94万元,市本级配套25万元,全市2.12万人得到救助。2022-2023年度争取省财政农房保险政策资金52.395万元鼓励全市共7.33万农户参保同时,印发《关于开展2022-2023年度冬春救助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监督检查的通知》,严格按照国家、省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要求,强化救助资金的管理,确保冬春受灾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二、2024年工作谋划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三项目标,加强机制建设、风险防控、监察执法、灾害防治、应急处置、科技支撑、宣传教育、队伍素质八项能力建设,有效遏制一般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员“双下降”,杜绝发生森林草原火灾,有效防范和减轻自然灾害风险,为建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强市,美丽平泉”提供安全保障。

(一)聚焦机制建设,着力提升整体高效协同能力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论述、视察承德重要讲话指示以及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提振工作信心、激发干事热情。二是完善应急指挥运行机制。强化安委会、减灾委、抗震救灾指挥部、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运行机制,完善工作规则,促进上下左右的有机衔接。优化灾害事故现场指挥协调机制,强化指挥员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研判和指挥处置能力。三是健全应急管理责任制。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规定,制定政府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年度重点工作清单。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规定,完善安全监管职责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明确新业态安全监管责任。持续深化常态化巡查,严格执行通报、督办、约谈、整改令等工作制度,完善举报奖励、事故调查、警示教育等机制,推进各项责任、措施和任务落实,解决末端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配合省、市对高危行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能力考核。四是加强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加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规范化建设,强化乡镇(街道)应急办和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指导培训,着力解决执法队伍“人少质弱”问题。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升乡镇一级履职尽责能力。

(二)聚焦精准管控,着力提升风险隐患防范能力一是强化安全生产风险源头管控。健全重大工程和项目安全风险评估与论证制度、部门联审联查机制,严把规划、立项、建设等环节安全关。减少高危险性的生产企业,推进涉及危险工艺技术的替代改造。对直接关系安全的下放事项,实事求是开展评估,对存在问题及时予以纠正。二是深化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坚持不懈落实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建立健全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和部门监管执法检查清单,开展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确保存量隐患整改到位、增量隐患动态随清。紧盯岁末年初、全国两会、国庆节等重要时段,集中开展督导执法检查。三是加强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非煤矿山,严守安全生产底线,严把复产复工关口。落实停产停建企业包联包保、驻矿盯守、巡视巡查、限电管理、炸药管控等措施,严防企业擅自组织生产建设。危险化学品,实施“一企一策”安全提质升级,开展生产企业“五室”搬迁和“四库”整治“回头看”,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控制。开展重大危险源联合督导检查、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专项检查、氟化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情况复核,确保安全管控措施全面落实。工商贸行业,强化粉尘涉爆企业、有限空间企业、涉燃气企业、商贸企业安全管控,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同时,充分发挥综合监管的作用,采取督办约谈、警示提醒等多种手段,督促有关部门做好交通运输、消防、燃气、涉环保设施、建筑施工、城市运营、旅游、特种设备、农机、民爆器材等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工作。

(三)聚焦靶向攻坚,着力提升安全监察执法能力一是着力优化执法机制。全力推行行政执法标准化创建工作机制,持续提升执法水平,推广实施“精准执法+优质服务”,采取计划执法、双随机抽查的执法方式,实现执法一个企业,规范一个行业,带动一批队伍的目的。全面推进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健全行政执法制度体系,严格执行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标准。加强“两法衔接”,严防以罚代刑。二是着力开展打非治违。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配齐配强执法人员,补齐基层技术检查力量短板,着力解决执法队伍“人少质弱”问题。建立健全执法效能考评体系。瞄准重大隐患,开展精准执法,定期公布典型执法案例,下大力气解决执法走形式、不闭环问题。三是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加大跟踪服务和帮扶指导力度,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重点难点问题,寓服务于执法中,执法检查前实施告知提醒,执法检查中纠偏纠错,执法检查后进行教育引导,推动企业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四)聚焦源头治理,着力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一是抓好综合减灾工作。定期组织各有关部门开展风险研判,精准预测事故灾害风险和趋势。督促推进防灾重点工程建设,组织各部门完善年度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任务清单,持续提升我市自然灾害防治能力。加大向上争取救灾资金和物资力度,及时开展灾情核查评估,有序开展群众紧急安置救助,认真做好冬春救助工作。二是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持续建设“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体系,加强专业森林消防队伍建设与管理,强力推进大排查大整治、输配电线路排查和“六清”治理三大攻坚战,持续优化3个扑火战区,做好靠前驻防。不断完善处级领导包联乡镇市直部门、乡镇干部包联行政村干部包联居民组、护林员,市直部门包村人员、乡镇包村人员与护林员共同包联重点区域和风险点的网格化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确保全市森林草原安全三是抓好防汛抗旱抗震救灾工作。加强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沟通、联络,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修订全市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调整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和职能职责。开展地质灾害点风险隐患和救援处置物资、装备、人员队伍排查,建立基础台账,强化地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加强防灾减灾科普宣传。

(五)聚焦实战锤炼,着力提升整体应急救援能力一是着力深化应急救援力量建设。突出抓好专业队伍、企业队伍、社会队伍三支力量建设,加强实战化演练和技能培训,推动各级队伍向“一队多用、一专多能”转变。落实社会应急力量参与重特大灾害抢险救援行动现场协调机制,组织现场协调机制培训演练,规范引导社会应急力量有序参与抢险救援行动。二是着力加强物资装备保障建设。本着“满足当前、适度超前”的原则,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采取实物储备、协议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多种模式,加强装备物资配备,优化装备物资配备结构,提升应急抢险救援保障能力。组织安全生产、森林草原防灭火和防汛等应急救援队伍,对历次救援所需应急资源进行分析汇总,突出重点危害因素,进行针对性储备,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三是着力提升应急救援实战水平。持续优化各级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预案审核备案,督促每个层级、每个单位健全并及时修订事故灾害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充分发挥综合协调的作用,督促燃气、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运输、洪水、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部门,每半年开展一次有针对性地应急演练。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预案操作性不强、演练流于形式等突出问题,切实提升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和各支队伍应对处置能力。四是着力完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完善部门协同机制,健全与有关部门的日常沟通、战时联络、联动审批等制度,确保遇有突发事件,各类装备物资能够快速审批调动、快速投送到位。完善区域协同机制,优化自然灾害高风险地区、毗邻市县协调联动机制,实现联合指挥、灾情速报、资源共享。

(六)聚焦科技赋能,着力提升智慧应急建设能力一是提升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健全完善工矿商贸领域作业场所全覆盖视频监控系统,加强全覆盖视频监控系统智能应用。优化危化、尾矿库、矿山等行业监测预警系统功能。二是提升应急指挥信息化水平。推进应急管理“一张图”系统建设,加强应急救援辅助决策,实现事故灾害与现场救援情形、现有救援资源智能匹配,自动生成现场指挥部开设、救援力量布置、救援装备调配等作战参考方案,提高救援工作效率。三是大力推进先进技术工艺。推动高危行业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逐步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降低高危环境、岗位作业人员风险。

(七)聚焦意识提升,着力提升全民应急防范能力一是强化新闻媒体宣传引导。深入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利用网络、广告牌、LED屏、车载电视等多种载体,多题材、多角度、多层面开展一线宣传,营造浓厚安全氛围。二是提升全民应急防范能力。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知识“五进”、“安全生产月”、“开工第一课”等活动,利用“农村大喇叭”巡播安全生产、应急避险、防灾减灾知识、森林草原防灭火常识。持续开展各类主题志愿服务活动。运用新媒体平台常态化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常识,开展案例学习、警示教育等活动。三是做好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开展常态化专题教育培训。加强企业“三项岗位人员”教育培训考核,开展安全生产培训“走过场”专项整治、专项督导检查、危险化学品企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三年行动等,严格培训机构进入和退出动态管理机制,控制危险岗位劳务派遣用工数量,督促培训机构和企业落实培训责任四是加强应急管理舆情引导。加强与宣传、网信等部门沟通,建立舆情防范、舆情应对、舆情引导、舆情处置等工作机制,严防舆情问题发生。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的舆论引导作用,牢牢把握舆情引导话语权。

(八)聚焦作风建设,着力提升干部队伍履职能力一是加强政治能力建设。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执行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党规党纪。持续深化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党性宗旨,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二是加强业务能力建设。坚持把干部综合能力素质提升作为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充分运用各类专题培训、周末大讲堂、岗位练兵等多种教育培训,继续组织全市应急管理队伍能力提升培训班,扎实开展应急管理实战大练兵活动,逐步提高全市应急管理系统干部队伍防范和化解各项风险的能力。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组织、编制等部门的支持,通过招录、遴选、选调、交流等方式,大力引入应急管理专业人才。三是加强工作作风建设持续强化责任意识,主动谋划思路举措,突出重点攻坚克难,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持续提升工作标准,突出重点持续发力,敢于负责,立说立行,干就干好,善做善成,不断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创新发展。持续争创优秀业绩,瞄准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紧盯群众最关心、最操心、最揪心的利益问题,谋实招、出良策、解难题。四是加强廉洁自律建设。坚决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把干部队伍纪律整顿作为主基调,围绕应急管理部门掌握行政审批权、监督执法权、事故调查权、资金物资分配权,深入查找梳理廉政风险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深化纠正“四风”,不断筑牢“防火墙”、织密“监管网”,全面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队伍。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