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政协平泉市第二届一次会议第12号提案的答复
2021-11-10   08时56分 浏览次数:

平乡振承字(2021)第2号  (A )类

                                 是否同意公开(是 )

 


苏容彦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巩固脱贫成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坚持抓防返贫工作不动摇,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以健全发现核查机制、动态监测机制、信息比对机制、精准帮扶机制、风险消除机制等防止返贫“五项机制”;构建领导体系、工作体系、责任体系、政策体系、监督体系“五大体系”,严格抓好防返贫工作落实。一是不断完善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畅通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排查、部门筛查预警渠道,确保做到防返贫监测对象应纳尽纳。二是全面做好防贫监测工作。保持防贫监测程序运行顺畅,各部门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乡村振兴局每月向乡镇发布防贫预警信息,根据信息筛查和行业部门比对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帮扶对象,确保监测对象全覆盖,并及时给予救助和帮扶。三是建立防贫网格员制度,制定了《平泉市防贫网格员管理办法》,实现了防返贫预警监测全覆盖,打通了农村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高效落实防贫监测户帮扶工作。对具备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综合落实小额信贷、到户产业补贴等产业扶持政策;对具备就业能力的,综合落实就业服务、安排公益岗等就业政策;对无劳动能力户加大社保政策保障力度,分类落实低保、特困供养等兜底保障政策和医疗、饮水等专项救助政策。同时,继续实施防贫综合商业保险,解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突发意外事件等原因返贫致贫问题。

二、全面实施“志智”双扶,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    

改进帮扶方式方法,变原来简单的给钱给物为生产奖补、劳动补助、以工代赈等,并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勤劳光荣、以贫为耻的社会风气,积极推进“夺旗争先”活动,为脱贫户颁发脱贫光荣榜,用身边人、身边事的示范效应,让脱贫群众打心眼儿里感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真正树立起劳动致富的信心,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在“富口袋”的同时,同步推进“富脑袋”,整合劳动人事、科技、文化、农业、林业等部门资源,依托人才市场、农广校等机构,为脱贫人口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等多种服务,开设各类培训班,不断增强能致富的本领,激发脱贫人口想致富的愿望。

    三、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对照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的内容,印发《关于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回头看”工作方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巩固和收支变化等指标,以最严的标准,最硬的举措,全面查漏补缺、补齐短板弱项,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质量,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四、统筹推进农村全面发展。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帮助已经脱贫“摘帽”的脱贫村,谋划好长远发展的计划,制定好乡村振兴的规划,以产业化、城镇化、生态化“三化”联动为主要路径,探索脱贫攻坚巩固提升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有机融合的新路子,促进致富产业遍地开花,加快推进以中心村建设为主要路径的就地城镇化,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带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统筹推进贫困村与非贫困村全面发展繁荣。

五、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统一部署,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加强通村公路和村内主干道连接,加大农村产业路、旅游路建设力度;加强脱贫地区农村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继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落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过渡期内保持现有健康帮扶政策基本稳定,优化高血压等主要慢病签约服务;继续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逐步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住房安全保障长效机制。继续加强村级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六、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为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成效。继续发挥食用菌产业引领作用,壮大食用菌龙头企业,提高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食用菌产业研究院科技水平,打造集科技研发、高端种植、精深加工、市场流通、品牌打造、文化创意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加大设施蔬菜产业、经果林产业带动成效。

七、强化项目风险防控。

一是以平衡保险供需抵御自然风险,通过保险有效将个体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及疫病风险向外分散,在风险发生以后获得经济补偿用于恢复正常生产经营。二是以协调城乡发展降低经营风险。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引导产业项目走差异化路线,推进农业综合体建设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三是以优质人才引进破解内控风险。产业项目面临的安全生产管控力度不足、人员流动性大、科技研发能力弱等问题,本质上都源于人才缺乏,大力推进人才“兴”村,破解产业项目发展中的内控风险是强化项目的根本。

 

 

                       2021年11月10日

领导签发:马春龙

联系人及电话:高相环  

抄报: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协提案委员会

 

 


分享到微信X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